專家解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院長、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咨詢委員會委員盛斌: 建設海南自貿港 謀求高水平開放 ■ 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正式公布,敲定了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藍圖。“對于這份方案,人們期待已久。建設海南自貿港是我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和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舉措之一,它以實現全球最高水平開放形態為目標,體現了我國主動引領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決心。”近日,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院長、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咨詢委員會委員盛斌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就《總體方案》相關內容進行解讀。 重點突出 加快制度型對外開放 盛斌指出,當前中國進一步開放的重心和挑戰在于對標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加快“制度型開放”,以高水平開放帶動國內改革全面深化。將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意義重大。 《總體方案》如何規劃海南自貿港未來的定位、目標愿景?又在哪些制度和步驟規劃上為海南自貿港的建設指明了方向呢? 盛斌認為,從總體設計層面看,《總體方案》體現了實現開放、自由與安全之間的平衡。一方面,通過貿易自由便利、投資自由便利、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人員進出自由便利、運輸來往自由便利和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六大領域形成高水平開放政策體系;另一方面,加強重大風險識別和系統性風險防范,建立健全風險防控配套措施,有針對性防范化解貿易、投資、金融、數據流動、生態和公共衛生六大領域的重大風險。這體現了“放得開”與“管得住”的結合,為海南自貿港的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奠定了很好的制度基礎,也守住了安全底線與生態紅線,體現了確保海南自貿港建設正確方向的中國特色。 “其次,《總體方案》在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采取了多個‘負面清單’制度,提高了政策管理的透明度與實施效率。并且,《總體方案》首次系統性地涉及稅收激勵與優惠,這是對目前自貿試驗區政策的超越。”結合有關稅收制度的內容,盛斌分析指出,《總體方案》對稅率征收作出的部署安排,有利于增強海南自貿港在集聚國際優質要素方面的綜合國際競爭力。 建設自由貿易港,需要營造國際一流的法治環境。盛斌介紹,在法律法規層面,《總體方案》指出要制定實施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并支持海南充分行使經濟特區立法權,立足自貿港建設實際,制定經濟特區法規。這些制度安排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原則性、基礎性法治保障。這也是我國首次為自貿港在國家層面上立法,體現了賦予海南更大改革自主權。 亮點頻現 先行先試發揮示范效應 “《總體方案》在制度設計方面有諸多創新之舉,也帶來了多方面的亮點和政策利好。”盛斌認為,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自貿港立法等方面的亮點,以及投資、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利好,值得關注和深入理解。 比如,在投資政策上,《總體方案》明確對外商投資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幅減少禁止和限制條款,這意味著將根據海南自身的產業特點與發展需求制定一份負面清單,同時實行“極簡審批”投資制度,體現出更大的開放性與便利化。此外,《總體方案》還強調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政府采購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等,這些內容都是國際經貿新規則的重點領域。 在金融政策上,盛斌認為,其最顯著的亮點是在自貿試驗區實踐的基礎上完善構建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體系,并通過“電子圍網”形成有限分離型的離岸金融市場。其次是擴大金融業機構、產品與業務對外開放,包括期貨、場外衍生品業務、產權交易、財產險、人身險、再保險等。再次是鼓勵對外投資,包括境外發行股票、境外發行債券融資、開展跨境資產管理業務等。 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方面來看,《總體方案》提出,大力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不斷夯實實體經濟基礎,增強產業競爭力。 “這一安排沿用了建設海南自貿區中的三大產業定位: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同時進一步強調了其中的一些特色產業,日后這系列產業將成為海南自貿港的經濟增長極和引擎。”盛斌對此評價道,這些產業的選擇與確立,立足于現實基礎,體現了海南“熱帶島”“旅游島”“生態島”的特點,著眼于建設“智慧島”的高遠目標,也反映出海南自貿港以消費需求和服務貿易為主的產業結構特點。“這與國內其他自貿試驗區有著明顯的不同。”盛斌說。 敢闖敢干 讓政策早日落地成果早期收獲 如何高質量高標準推動自由貿易港建設?盛斌建議,在海南自貿港實施進程中要加大對離岸經濟的重視度。一是要利用技術手段,如銀行賬戶、稅務登記證號等來識別和區分自貿港內機構的離岸與在岸業務類型;二是仿照其他典型自貿港對離岸業務特別給予零稅率或低稅率優惠;三是加強稅收監管防止逃稅避稅與利潤轉移。 “全球自貿港的典型特征之一,即是離岸經濟的發展,這也是自貿港超越自貿試驗區的顯著差別之一。這對實現方案中強調的‘集聚全球優質生產要素’原則十分關鍵。”盛斌進一步介紹,與國際市場的互通性極高、交易主體為全球企業或個人、注冊和開業便捷、極低稅率甚至零稅率等,這一系列舉措皆是世界上其他自由貿易港發展離岸貿易、離岸金融和離岸企業的常規做法。 此外,盛斌還指出,海南自貿港貿易發展的重點應在于服務貿易,尤其是以“商業存在”方式的服務貿易。因此,要夯實對服務貿易自由化與便利化的設計,加快服務貿易市場準入和給予國民待遇,在取消或減少服務業投資壁壘和經營限制、專業資格認定與職業制度、監管一致性等方面要下功夫尋求突破。 “在外國公司與自然人集聚與流動的自貿港,信息有序便捷流動是前提與基礎,所以應勇于突破、敢于實踐。”盛斌表示,推動《總體方案》落實以及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自由貿易港建設,要敢闖敢干,讓系列開放政策盡快落實落地,促成服務型經濟發展的新突破,期待政策早日落地,成果早期收獲。(海南日報?6月14日訊) |